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8 (第1/4页)
,这是整部电影最接近现代社会的一部分,绿皮火车很快就开动起来,镜头顺着送行的人们身影渐渐飘到高空的红旗上,再挪换下来时,已经是截然不同的场景了。 坑坑洼洼的cao场,稚嫩的孩子们,高矮不一的个头,连升旗台都是粗糙无比,校长分不清是普通话里夹杂着方言还是方言里夹杂着普通话,正在讲台上发言,火辣辣的太阳顶在脑袋上,愈发显出站在一旁清爽干净的老师格格不入。 孩子们灵动的眼神在新老师身上不停打转,有些好奇,有些则是麻木,还有些漠不关心,读书在这里并无太多用处,家长们多数也没指望他们真能走出大山。 最初时村民们都很尊敬老师,孩子们多半见着也会老老实实地问好,他常常抱着书本,在狭窄泥泞的山道上行走着,偶尔撑把伞,清晨的雾太重,显得格外潮湿,时不时会将纸张洇出点痕迹来。 秋收时分孩子们回家帮忙,老师不明白情况,前来家访,家长们也略有些受宠若惊,赶着自家娃放下镰刀,拿起书包跟着老师去。 到底是城里读过书的老师。 村民们对外界跟知识有着天生的敬畏感。 开场前不久的剧情尚算得上轻松,与现代都市不同的山水令人耳目一新,淳朴的村民客客气气,认真向学的孩子们也十分勤苦,观众席尽管称不上欢声笑语,但气氛倒也没有那么沉重。 甚至不少人脸上还带着柔和的笑容。 直到哑女第一次露了面,还算轻快的气氛倏然变得沉重起来。 哑女很显然是被遗弃的,她却完全没有任何反应,脸色蜡黄,神情木然,身体干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