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大齐通宝 (第3/4页)
想起关于脑海中关于大齐通宝的记忆。 据说这种钱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李昪所铸,李昪曾被徐温封作齐王。 公元937年,他废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 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古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 另一枚的钱,四方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的就已经价格连城。 戴熙不肯出售,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攻进杭州,戴熙投水自尽。 传说他临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 后来,人们为了得到这枚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熙的屋子,甚至掘地数次,终无所获。 “四眼大齐”更为传奇。 它是上世纪的古钱币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 这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品相也被破坏。 后来,著名收藏家张叔驯重金将四眼大齐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 他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 大齐通宝极度罕见,无比珍贵,号称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被收录在许多古钱币收藏书中。 我将大齐通宝仔细清理干净。 这才发现,我手里的这枚钱品相堪称完美,除却正面有些许岁月留下的痕迹外,另一面几乎崭新。 “没想到这居然有一枚大齐通宝,实在是匪夷所思,今天要是我没看到,恐怕就错失一大漏啊。” 我连忙给把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