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议立太子 (第7/7页)
安什么心? 当然是皇帝万一回不来,朝臣们该如何站队,官军百姓该效忠于谁的心。 除此之外,另一句话也十分耐人寻味。 于谦进谏的时候,说的是“命郕王总摄大政”。 到了太后这,变成了“命郕王监国辅政”。 一个总摄,一个辅政。 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可大了去了。 于谦的意思,是将京城大权,全部托付到郕王的手中,一切由郕王做主。 孙太后的意思,是要先立太子,然后将京城大权托付到太子手中,最后由郕王代行太子权柄。 看似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差了一道程序,到最后都是郕王来总政。 但是稍微有些政治敏感度的人都清楚,这二者可大大不同。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名分。 如果是按照于谦的办法,那么京城大权本身就是在郕王手中。 除非皇帝回归,不然的话,没人能够从郕王手中夺权。 但是如果按孙太后的办法,那么就不一样了。 权力属于太子,郕王只是辅政。 那么就可以换人! 虽然皇室宗亲是最适合辅政的,但是勋戚大臣,文武百官,也都是可以辅政的。 如此一来,想要罢黜郕王的权柄,就容易的多。 在场大臣都是宦海沉浮多年之辈,但是也是头一次遇见这种情况。 虽然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差别,可到底该如何表态,却皆是犯了难……月麒麟的皇兄何故造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