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幻_分卷阅读2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3 (第3/4页)

章?这意思是若依了他重审何门案,那便是兵谏;若不依他,砍了那方犁的头,他贺言春是不是就要领兵造反了?

    难怪临走时,那混蛋还给自己磕了头,说了些多谢知遇之恩的鬼话,原来他娘的一开始打定的主意,就是要跟他恩断义绝呀!皇帝越想越气,暴躁如雷地砸了一地的东西,吓得满屋子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末了皇帝气喘吁吁地坐在席上,琢磨着自己要拿这喂不熟的狗东西怎么办。若在平时,他一道旨意就能把贺言春的大将军之职免了,另换个出征的将领,再把那厮叫进京来,想打就打想杀就杀。但可恨就可恨在,贺言春挑的这个时机是在出征前夕。自己刚把六万精骑兵的兵权交给了他,他当然能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当借口,对皇帝旨意不予理会。逼急了,那小子甚至能带兵打进京城来!

    皇帝越想越觉得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越想越觉得,姓贺的小子还真是个人材。虽说他在军中威望甚高,将领们愿意跟他出征匈奴,但谁愿意抛下荣华富贵跟他一起造反?所以你看他这兵谏提得就很有技巧了,--人家只是要清君侧、重审何门案。这么一忽悠,军中那帮大老粗不就跟他一条心了?到时五六万骑兵攻过来,即便及时布防,保住京城,双方也必死伤惨重。内乱一起,别说征伐匈奴平定北疆了,南北两疆能守住,大夏能保住百年太平,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皇帝敢肯定,贺言春赌的就是他不敢逼他,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他堂堂一个帝王,要顾虑的事情很多,横不能为了教训一个手下,而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可若就此受制于人,这口气谁他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