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3 招安 (第4/4页)
消失了,用最快的度派出了使者乘船北上,正往新城来呢。 萧远花了大价钱,充当苦力搬运各种通讯器材也没有白废,留在京城里的暗桩回来的消息,似乎那些大员们并不拿郑家当一回事。 要这中国哪一样一直流传,从未失传甚至越来越扬光大,绝对不是文化,也不是实力,而是政治斗争,所谓的帝王心术,所谓的力量制衡一直持续到现代,古代勾心斗角,背地里整人那一套,在官场里扬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有艺术感了。 无论郑家拥有什么样的实力,哪怕当年被赐姓郑,可是在大明朝上头那些正统出身的官员眼中,不过就是一群海盗罢了,而且郑家独霸海上,货物往来,大横财,那些当官的早就眼馋得要命了,明朝,绝对是贪污**仅次于清和现代这两个时代,排行第三。 特别是那些东林党余员,与江南商户的关系紧密得出想像之外,否则的话也不会有明朝重农轻商,轻商得连商税都收不上来的地步,官场的大网一罩,根本就容不得任何人插手,而郑家吃着独食,只拿出一部分来,哪能满足得了那些官员的贪婪之心。 若是有新城制衡一下郑家的海上势头,不怕不将这个海盗出身的郑家玩弄于股掌之间。 果然,不到十天,官船就已经驶进了新城的港口,港口中,鞭炮齐鸣,敲锣打鼓,迎下了这支大明正统的招安队伍。 一行足足有百余人,领头的正是当朝掌权大太监崔学的义子崔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