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师妹的剑离家出走了 第8节 (第3/10页)
每五年一届的论剑大比,是在百年间慢慢定成惯例的。如今江湖上早就忘了最早提出点苍关大比的那个郡守,或是总兵,究竟姓甚名谁,但因其要办大比,这江湖中六大九小的说法才第一次真正上了台面。 既是大比,为区分参与论剑的门派,也有分势力更盛的和稍显下风的,具体而言,便是六大与九小。六大可派出的弟子自然要更多些,而九小门,当时只不过是被随手拉来充数的一些小门派,三教九流俱有,因此顶天了也不过派上二三人参赛。 就这么粗暴地划分了六大九小,大比的流程才得以明晰。笼统三轮,第一轮是那些江湖中无门无派或是更小些的门派,第二轮再是九小内战,此间胜者,再与六大所派的弟子比拚,最后决出优胜者。 这论剑大比年复一年地,办得越来越红火,武林中人也愈发重视论剑成绩,由此,碧阳谷想从九小跻身六大,在武林人士口中占据一定地位,还真得靠这每五年一办的论剑大比。 而作为九小之首的碧阳谷,每每头个对上的,就是排名末尾的寒松坞。 时间太久远了,起初的那几届,谁也不知是什么因由,总之碧阳谷堂堂九小之首,竟好几次不曾从寒松坞手里得到便宜。有说碧阳谷急得连年给寒松坞送礼,都被拒了的,有说寒松坞同六大之末——也就是逍遥宫——暗相勾连的,也有说碧阳谷谷内讧不断,怪不得旁人的,总之连着二十余年,野心勃勃的碧阳谷连第三轮也未曾进过。 这第一步便是结下了梁子。 及至这些弟子都换了一批又一批,至何誉师父的那辈了,寒松坞当真出了一两个奇才,而这大比考的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