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佃农的收入 (第3/4页)
28年,崇祯元年,陕西大灾,农民起义爆发,从此吹响了明末覆灭的号角。 因此李朝生不敢耽搁,必需尽早的屯粮,只有足够的粮食才能应对接下来的危机,说不定还能转危机为机遇,收一批灾民。 李朝生想着对李朝龙道:“堂兄,咱们族人给王老财种地,一亩地给多少粮食?” 李朝龙闻言道:“一亩地给六十斤粮食。” “这么少够吃吗?” 李朝生皱眉,李朝龙道:“不够吃有什么办法,交了税,最后一亩地也就落这么多,饿得实在没办法,我们就吃点野菜,再饿了,草根子,树皮也是能吃的。” 李朝龙说着给李朝生算了笔账,咱们蓝田最肥沃的土地,上等田一年收粮食三百斤左右,地主六成,咱们四成,然后各自交各自的税收,最后百姓手里能落下六十斤左右,一家佃户能帮地主种十亩地,也就是六百斤粮食。 平均一家五口一天也就不到二斤的口粮,省着点吃,一天只吃两顿,外加野菜什么的就活一下,一家人也不至于饿死。 不过这是年头好的时候,而且是朝廷的辽响不增加的情况下,如果朝廷加饷,或者赶上灾年,粮食减产,一亩地打不到三百斤粮食。 那百姓们就要饿肚子,如果最后分到老百姓手里的粮食一亩地连三十斤都不到,家里就可能饿死人,可以说这个年代的农民一点抵抗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而且就算风调雨顺,大家伙也仅仅能闹个不饿肚子,或者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