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 (第4/4页)
家拜年讨要红包,而成年人则要在家里守着。 今年来傅家讨要红包的人很多。倒不是冲着钱来的,毕竟傅家也就一个红包封了两个大钱而已,只比其他人家多一个。 那些上门讨要红包的,最大的心思就是想要沾点傅家的福气和文气,特别是来傅家求立文用废了的毛笔的那些人,整得立文都面红耳赤了,嘟囔着这东西不能给,丢人啊。 除开比较亲近的几家外,傅子寒也没有有求必应。到底还有个亲疏远近呢。 但是他亲自描摹了字帖给几个小辈当礼物,还附着一套自家铺子出的笔墨纸砚。一套也就十二三两的价格,对于亲近的几家来说,孩子一个月的花费都不止这点。 但对于李婶跟里正家来说,意义则大有不同。 李婶因着是傅家的帮工,所以她家的孙子能送到大湾村的村学就读。 在同县,除开县学之外,恐怕就大湾村还没开始授课的村学最吸引人了。等闲是没有办法将大湾村之外的孩子送去就读的,而县学更是一般学子不能进入的所在。 除开这两所学堂外,还有三十年前本地乡绅郑家所建的西风堂,这所学堂最初是县学所在,后来郑家败落,学堂被另一家商贾接手,转而又出手给了现在的秦家。 秦家是耕读世家,在本地也是颇有善名,然而秦家这一代的家主在意外身陨后,后辈争夺财产,偌大的秦家数日间便分崩离析,倒让人凭生嗟叹。 因此现在的西风堂几乎是勉强在维持着,连以前授课的夫子都走了好几位,支撑学堂运转的,还是秦家旁系的两位老太爷。 第36章 祸从天降 正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