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_第81章 这是铳管,王铁柱你拿去做短火铳看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这是铳管,王铁柱你拿去做短火铳看看! (第1/4页)

    而华夏的铁匠使用柳木棍搅拌,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可以往生铁混入碳,或者说减低生铁去碳的速度。

    可见在第1次工业革命到来前,华夏与欧洲的科技相差不大,甚至还要领先一点。

    现在王小旗的铁匠铺,甚至有机会炒出中碳钢与高碳钢,此即称为炒钢。

    他看到王铁柱正在往铁炉里面添煤,徐峰的人力鼓风机又运作起来,炉火又亮了起来,火烧得更猛烈些了!

    赵雄高中物理化学知识很扎实,知道铁和钢是炉温不够,不管是炒钢或炒熟铁炒出来的都是半固态糊状钢块、铁块。

    因为只有将钢加热到液态,才能自由且精确地控制其中的碳与其他元素的比例。

    在古代百锻钢、灌钢,甚至熟铁渗碳钢等,都不可能做到精确调控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都是因为温度的问题。

    至于如何调节温度,就要用到“煤焦炭。”

    理工科毕业的赵雄对于怎么选煤,焦炭使用和挖去还是有点心得的!

    只是全都是书本上的,一旦实际cao作中估计就是抓瞎了。

    如何精准的控制,估计还得像小姑姑这样家传的来执行。

    炼铁容易炼钢难。

    钢和铁之间,的地位天差地远。

    冶铁容易,炼钢则需要耗费比冶炼多十倍以上的人力物力。

    从而形成了灌钢、百炼钢等等工艺。

    但是实际上“抄钢法”制造出来的钢杂质较多,钢质量不甚理想。

    王小旗他们铁匠看着他那把唐横刀迷信为“真钢”,甚至上升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