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 (第4/4页)
那样,可怎么好!”贤妃默然无语。 元和帝继续说道:“虽是宣惠莽撞了,可文瑾未必就没有别的心思。她被太后和福宁宠得不成体统,眼里看不见宣惠是公主!” 贤妃垂下眼睑,知道不是煽风点火的时候,忍了又忍,方才说道:“还是宣惠无法无天,心里若有规矩,也不会别人一说,她就去求……” 元和帝拉着贤妃的手,温声道:“薛元翰毕竟是你的侄子,你看这婚事……?”贤妃顿了顿,说:“圣上恕臣妾妄言,只怕两人都不妥。宣惠小女儿心思,一天一个样,不过是她素来与文瑾合不来,听文瑾说要嫁元翰,就要抢,小孩子罢了。至于文瑾,您也看到了,性情…是个率真耿直的。元翰看着是个脾气好的,却倔得很。我是怕两人过不到一块儿,毕竟我大哥就留下这一个儿子,婚姻是人生大事,还请圣上看顾一二。”说着,又要下跪。 元和帝忙拉住她,说道:“你不说我也知道,元翰是个好孩子,文采好,人也稳重,可堪大任。你好好帮他瞧着,以后我给他赐婚。”贤妃喜不自禁,自己娘家侄儿被皇上看重,以后还有赐婚的荣耀。 元和帝话锋一转,却说起了余家:“昌邑伯是个什么打算?我听人说虽然两家定了亲,自从余阁老的儿子回家丁忧,两家年节都没有来往?” 提起父亲,贤妃也觉难堪。当初看余阁老在士林中颇有人望,父亲借着自己在宫中颇有荣宠,便硬是做成了这门亲。后来余阁老致仕,随即他的儿子便卷入官司,余阁老惊怒之下一病而亡。他儿子返乡丁忧,如今三年已过,似乎起复也没什么指望。昌邑伯眼见余家实难翻身,就起了退亲的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