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1 (第3/4页)
知情,要由头,要证据。” 徐青青听略有所悟地点点头。胡惟庸主掌中书省,但凡有奏折参奏都逃不过他的眼,他早年便是凭此铲除异己,蒙蔽圣听,才会做大到今天的地步。如今他敢如此猖狂,足见其发展出的势力有多庞大,皇帝即便知情,在处置他之前,势必要先掌控好势态,将朝中一些相关紧要位置上的人先撤换掉,保证朝堂不会动荡,再去动手。 怪不得胡惟庸事件之后,皇帝不再设立丞相,还开设了锦衣卫负责密探消息,直达天听。明显是被这些事儿给伤着了! 徐青青瞄一眼朱棣,估摸着朱棣大概也是从这些事儿中吸取了教训,后来又怕锦衣卫做大,便设立了东厂。 朱棣抬手点了一下徐青青的额头,“在想什么?” “在想王爷肯定不会冷眼旁观。”徐青青忙问朱棣都给胡惟庸挖了什么陷阱,说出来听听,也让她高兴高兴。 “其实你已经听到了。” 徐青青愣了下,“就是刚才丘福所说的那个祥瑞?” “有异心者,偏爱信这些,以为顺应天命,便可大胆图谋。今后他每走一步都会留下证据,成为他的催命符。” 朱棣随后问徐青青,可知道胡惟庸为何要屡次三番刺杀他。 “王爷不买他的账,不给他面子,还在父皇跟前说过他德行有失,他便气不过了呗。刘基,还有我爹,不都是因这个缘故遭他谋害?”徐青青说罢,有想到一点,“不过他唯独对王爷下手次数频繁,这点倒有点不太一样?” “因还有一个缘故,曾有道士为他算命,说本王会是他的克星,如若不除,将来会令他不得善终。本来这个理由当初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