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乾清宫内 (第2/10页)
可他不敢啊! 大明立国百余年,经几次变乱后,早已不如想象中那般繁华鼎盛。说内外交困稍过,可内忧外患渐重却是真实的。 先帝励精图治,然中道崩殂,在位时褒贬不一。他继位时就曾立誓,他继承这煌煌大明江山社稷,不说比起先帝如何,起码也要对得起他坐上的这张龙椅吧。 远超历代先皇他自感不能,但查遗补缺,革除些弊政,让朝政稍向好,该是可为吧? 故此,登基伊始,他亲“贤臣”,远“小人”,虚心纳谏,勤勉克己。他提倡众臣直言进谏,他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他不近声色,勤于政事,大小朝会,即便是大臣们缺席近乎半数,即便是他觉得,那朝会之上,根本无法作为,他依然从未停辍。 世人皆言,如今他的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他的勤于务政,他的倡导节约,他的与民休息,是大明难得的繁荣时期。 朝堂上下,众正盈朝,革除弊政之后,渐显中兴之势。 可坐在这张龙椅上的他知道,远不是那么回事。且,有些弊政,真的是弊政吗? “呼!” 他深呼一口气,提笔在奏章上写下了朱批——“准请,着户部监核,所需钱额,一应拨付” 刚批了一本,他其实已无心情。 每日里,奏章不是例行问安歌功颂德的无用章本。就是要政策、要钱粮的,着实让人烦闷。但看着满满几堆的奏本,他只能勉强按捺住心里的烦躁,继续看了起来。 一本,两本,浏览,思忖,御笔朱批,案上的奏本早在朱佑樘来前已由司礼监的太监分轻重缓急分门别类。他先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