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节 (第2/6页)
心里也不由无奈一笑。 看来,朝中对于边疆之事,是十分介怀啊。 此前圣上曾亲自以诗文求才,而到了乡试,徐瑾瑜没想到还能再遇到这样的题目。 老实说,当初那场辩论赛,他为的并不是科举,而是为同窗们他日入朝之后,若是遇到了这样的事后,应当如何应对。 生于大盛,边疆长久的不稳也终究不是事儿,而同窗们谁又能保证不会被调去边疆呢? 而且,随着军报一封封的传递回来,徐瑾瑜敏锐的察觉到大盛和越国之间的摩擦愈演愈烈。 这,终究会是大盛的一块心病! 然而,徐瑾瑜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虽然只是一道试题,可是这也无形的表露着朝廷的态度。 边境不稳,何以对? 朝廷,亦在犹豫要如何面对强大的外敌。 徐瑾瑜看着这简简单单的几行黑衣,已经可以想象到边境的惨烈。 但他一直关注的军报上,并没有他一直搜寻的信息。 他那素未谋面的爹爹,不知如今可还安好? 徐瑾瑜心底有些担忧,但思考仍不能停,作为曾经有过两千年历史的传承人,徐瑾瑜比谁都清楚面对外辱sao扰之时,若是后退有多么可怕。 朝廷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却仍摇摆不定,只能说是被一些条件约束限制了。 是军队还是粮草? 徐瑾瑜抿了抿唇,认真的思索着,不知过了多久,他开始提笔写下了他的答卷。 当日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