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第7/8页)
浊,是故有“泾渭分明”之说。东注北洛水为渠,从而使关中肥沃。秦王欣然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并命他为主持修渠工程的指挥官。 郑国肩负国家使命,同时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是用尽了全力,只是两者不能两全,于是,郑国经常陷入矛盾的心理之中。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郑国最终决定,为了自己的国家,可以效死力,但是自己的作品,也一定要全力以赴,如此,才能够无愧于心。 然而,不久之后,秦国便发现了韩国和郑国的图谋,遂罢黜了郑国的官职,并意图杀了郑国。郑国无所畏惧,为国为民,死不足惜,只是他的杰作还没完成,毕生最大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怎么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间呢?于是,郑国向秦王申诉,说自己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秦王问他,为何会那么说? 郑国直言不讳地说,当初自己来到秦国,的确是作为一个间谍,为削弱秦国而来。可是秦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这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耗损了秦国的国力,延缓了秦国攻灭六国的步伐,却给秦国留下了万世不拔的根基。有了这项工程,秦国的千秋万世都会得到它的好处,秦国恰好利用此段时间,积蓄力量,厚积薄发。自己死不足惜,如此宏伟的工程没有完成,才是自己、是秦王、是秦国也是后世千秋万代的遗憾,因此,郑国请求秦王能够让他把工程完成。 秦王很欣赏郑国的坦诚,也深刻地明白,秦国自长平之战以后,对东方六国的战事,进展并不是很大,恰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厉兵秣马,以待时变,遂答应了郑国的请求。 秦王不知道,自己此时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最终竟然诞生了历史上功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