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31节 (第5/5页)
真不是朱美珍抠,只有穷过的人才知道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两只鸡在有钱人家不过是炖两锅汤,在他们家却是全家日常生活费的来源,最起码也够许切或者许问的学费。 不舍归不舍, 朱美珍抓鸡绑鸡倒提着鸡往外走,一气呵成不带半点犹豫。 再穷,鸡再重要,也没闺女会亲家重要。 中午摆席说什么也不能让亲家看轻了。 许问要帮着拿一只, 被朱美珍拒绝:“它们扑棱弄得身上很脏,你别碰。” 许问:“……” 那叫我跟着就是字面上的跟着? 买菜的篮子朱美珍挎着说不重没必要让许问提,这回连鸡都不让许问拿。 许问硬是从朱美珍胳膊上撸下菜篮子挎在自己胳膊上,问她:“妈,食品站不是八点才开门?咱们这么早去干什么?” 现在才五点,天都刚蒙蒙亮。 “不去食品站。”朱美珍小声道,“咱们去小六街。” 小六街不是街是个小型农贸市场。 地方不算大但是周边大道小路胡同特别多,好逃跑。 七七年还不允许个体经济,但管得也没前几年那么严格。 尤其是魏庄公社这种天高皇帝远又穷又苦的地方。 许多人家一年到头苦苦劳作连人口粮都赚不出来,为了生存只能偷偷摸摸拿家里的东西出来换点钱。 开始是以物换物,慢慢就成了钱物交易。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了小刘街。 最初小刘街上只是一些不想经过食品站偷偷把自己养殖的家禽或者鸡蛋蔬菜拿来买卖而且不要票。 后来慢慢的买家越来越多,卖家也越来越多,俨然成了半公开的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