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臣赤胆忠心,不求谢礼 (第1/4页)
郭开这次找的理由很强大。 ——乘着御驾亲征的机会,让储君向英明神武的大王学习。 赵偃听得很开心。 百官却听出了另一层意味:早早立储以防不测。 战争从来不是儿戏。 万一……赵王在北征的过程中嗝屁了呢? 到时候宗亲又是一翻龙争虎斗,平白消耗赵国国力。 早早定了储君,事情就好办了。 尤其是幼年储君。 正是没主意的时候,可以大肆扩大百官和宗亲手中的权利。 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百官纷纷出班附和: “我王英勇神武,当为储君楷模。” “臣附议!” “臣相所言甚是,乃忠臣谋国之言。” “……” 宗亲和文武百官都喜闻乐见的事,一般情况下赵王是不会同意的。 必须得跟他们反着来。 如此这般折腾了八九年,赵偃已经习惯成自然。 可是,这一次他认为听宗亲和百官的建议,绝对是个好主意。 儿子已经五岁。 开始识字了。 正好带着一起北征,让儿子看看他这个老爹英勇无敌的模样。 “善!” 赵偃点了点头:“传诏:公子迁聪慧机敏,有兴赵之相,着,立为太子。是为赵国储君。” “明日,校场举行册封大典……” 倡后交代的事情办妥了。 郭开散朝后没有急着出宫,急匆匆找倡后报喜。 “迁儿,快谢过丞相。” 开心过头的倡后,兴致勃勃地按着儿子的脑袋行礼致谢:“他日你即位,记得尊丞相为仲父。” 这是把本相比作管仲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