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名士入府 (第2/5页)
直随侍在老师左右。其中多遇乱贼阻道,累有风波,深感世事无常,命不由己,故而常有回乡自省,避乱深山的想法。但他念在老师尚在,后来朝中也算安定,终究还是留在郑玄身边传承衣钵。 既为弟子,最大的所愿便是能为老师所认可。可这几年在长安修学,虽说也算有所得,但终究不得郑玄认可。于是崔琰也曾向郑玄提出过出仕,但郑玄说他所学虽博,却所思不淳,应当多在太学中教书育人,借之修身养性,继而回绝了崔琰所请。崔琰大受打击,一时间心中的种种志气也淡了。 此时董昭一激,崔琰心中欢喜顿消,苦水翻滚,不由饮下一杯清酒,对他叹说:“年少轻狂,人之常情。而现下我年龄渐长,就知道人之所能,非是人力所能定,也要看三分天意,五分时机。” 董昭见崔琰神情失落,也收敛了笑意,缓缓道:“季珪,那如此说来,如有一个机会,虽有大风险,却能让你一步登天,你可敢抓住?” 崔琰闻言颇为奇怪,抬首正要问董昭,是什么机会。却见董昭目光炯炯,漆黑的瞳孔中似有火光闪动,他提前预知了崔琰的话语,径直摇首说:“你不要问,这事重大,绝不可轻言。” 崔琰一愣,他低首沉思,却全然想不出董昭有何意图,他抬首问:“公仁如此说,是想我欲行何事?” 董昭微微前倾,说:“助我入司隶府。” 崔琰疑惑道:“诚如我前言,兄自往府中便可,何须我助?” 董昭摇首道:“我虽略有薄名,但久事冀州州府,乃是猜疑之身。若径直前往府中,龙首必不肯留任府掾。故而须以季珪襄助,托以别驾从事、治中从事之下,才能有所成事。” 此言出口,崔琰这才恍然。因为郑玄缘故,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