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彰武_第二十二章 霸府东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霸府东来 (第2/5页)

杨奉闻言哭笑不得,若是他们弃徐州而去,哪里还能迁民?能全身而退尚且难得了。但如此计议竟然赢得了不少赞同,他在心中悲叹道:军心士气都丧尽了。

    剩下的一些计策也都是些中庸之策,杨奉也无法采用。思来想去之下,他又想起迁民卓有成效的陈珪,以为他智谋与忠心兼备,连忙去信请教。

    未久,陈珪回信连夜送回。他的回信别出心裁,开头不谈今日之困局,却特意提及炎兴三年的汝颖大战。信中说,袁术大败后,杨奉率白波军自河南撤走,当时深入豫州敌境,南北皆有大军环伺,险象更甚于今日,但为何杨奉能够全身而退呢?

    随后他分析说,这是因为霸府受刘备陈冲影响,作战前后,除去战场胜败之外,还会思量民生民心等影响。故而其合战虽好用险,却少有袭民之事。当时杨奉沿路掠夺民口财物,其众一度近达十万,有汉军一路尾随,迟迟不敢发起进攻,这大概就是虑及一旦发起合战,波及误杀的百姓难以估量,而霸府徒好这种虚名,才使得杨奉安然而退。

    如今徐州正大肆迁民,杨奉不如效仿旧事,令大军与民众同行,可达以民为质之效,汉军投鼠忌器,必然不会贸然与白波大战,剩下的应对之策,无非是两条,要么寻机封锁道路,要么派人暗中招抚逃民。只要白波军能先一步抢占北上要道,大军严加看管民众,汉军也就无可奈何了。

    若是还不放心,可以放出消息,说九江袁术手中握有传国玺,传国玺乃国家重宝,霸府一旦得闻消息,无论徐州有何举动,必然要先攻袁术。袁术虽然兵寡,但有淮河之险,也有寿春jianian臣,总能为白波拖延一段时日。

    阅完陈珪回信后,杨奉与韩暹几人商议,对除去以民为质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