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4 (第2/4页)
够放弃个人恩怨,为了国家大义,为了百姓的祸福,主动的释放善意,是极其伟大的。毕竟,胡灵珊在胡李恩怨中,其实没什么损失,而李鸿章是死了人的。 可见,深受儒家传统熏陶的李鸿章,作为多年的朝廷重臣,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很知道轻重的。 相反,胡小妖就有点靠不住了。 许多知名人物呼吁,既然李鸿章表现了一定的善意,胡灵珊就该进一步的积极反应,要知道,战争一起,不论谁输输赢,百姓都是要遭殃受苦的。 人民大众都是善良的,怀着美好的心意,想方设法的推动着江淮和杭州的和平进程。 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注定是要落空的。 胡灵珊和李鸿章的仇恨太深,不是其中一人表示不在意,另一个人就会深信不疑的。 李鸿章有意释放和解的信号,胡灵珊不信。大师姐武功再高,几百只洋枪一轰,也是死路一条; 胡灵珊有意转移风险控制风险,李鸿章也不信。只是小商人的女儿的时候,就敢孤身一人行刺朝廷大臣了,现在做了官,当了老大,有了兵马,杀人如麻的大师姐,怎么可能不杀了送到她屠刀下的李鸿章? 拿性命去相信死仇的人,果然只存在于百姓们胡编的浪漫故事中啊。 张之洞发电文:“胡灵珊,老夫作保,去南京一晤,如何?” 胡灵珊回电:“老洞,你和老鸿是姻亲关系,有毛资格作保?” 张之洞看着这个匪夷所思的回电,苦笑着对辜鸿铭道:“我本丹心向明月,奈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