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节 又一个廖秋 (第4/7页)
旧时代战争末期的产物。当金属外骨骼技术发展到极高层面的时候,坦克之类的重型战车因为受限于cao控者视野,已经被太多的例子证明在战场上的存在感极低。为了适应需求,突击兵应需而生。 他们的防护装甲当然不可能比坦克坚硬,但灵活与适应度远远超过重型战车。 他们不可能负载一百五十毫米滑膛炮或线膛炮,但他们持有的八十毫米无后坐力炮完全可以担当进攻主力。 重型战车不可能从战场上彻底消亡,突击兵的出现只是促使它们改头换面,成为新的步兵支援体,并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成为特定的进攻力量。 最初的突击兵拥有四块合金盾牌,分别安装在双臂朝外的位置,以及前胸和后背。 他们有共同的绰号。 龟人、铁甲人、罐头、钢体大兄贵、自带棺材的金属行走者…… 没有任何规定表明突击兵必须是身材高大,肌rou结实,浑身上下充满力量的家伙。但在广义上的大众认知概念里,他们就是与诸多力量型词语联系在一起。 身材矮小,行动敏捷的突击兵也有。他们被称之为“甲壳虫”。 突击兵是一种消耗巨大的昂贵兵种。他们在战场上很容易成为对方集火攻击的目标,因此每场战斗下来,合金盾牌都要全面维修甚至更换。如此一来,突击兵在某种从程度上也就成为了消耗品的代名词。 不是所有战团都能负担起突击兵的消耗,再加上他们的佣金数比普通士兵高得多,所以很多战团能不用就不用,减省开支。 但有一点很重要,突击兵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与重视。不雇佣并不意味着绝对不用。事实上,各个战团或多或少都掌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