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9 从流行歌手到指挥家的飞升 (第1/5页)
“女声再起一遍。。。对。。。” “加个鼓点。。。” “小提琴上来点。。。” “。。。” 演奏室,廖老头坐着,气势十足地指挥着,江炎在他身边时不时提出一些调整意见。 把曲谱变成电脑音频的难度,和变成现场交响曲的难度,这两者的差别是巨大的。 传统演奏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好在廖老头是行家了,江炎说出想法,老头很快就能给他调出来他要的效果。 一帮演奏者们也很是配合。 这其中一部分是廖老头在那指挥的原因。 经过小半天的接触,十来遍的磨合,间歇时候江炎已经知道廖老头是谁了。 他其实并不是院长,之前也从未当过院长,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廖院长”只是学校师生对他的尊称。 廖老头从红军时期就跟着党走了,之后一直做着一个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除了做老师外,作曲、指挥、演奏等等都做,这一干就是几十年,教龄比共和国年纪都长。 这也难怪一帮后辈对他如此尊敬了。 江炎以前没听过这号人物,但他没听过的海了去了,所以这并不影响他对廖老头报以最高的敬意。 让大家伙精神十足的原因除了廖老亲自指挥的因素外,三部曲本身的质量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史诗三部曲》在曲谱上时,大家从脑海中能构想出一个大概,但当江炎和廖老合作指挥下,曲子从纸上飞到现实,且一遍一遍接近完美,这种视听感觉又不一样了。 恢弘的史诗感呈现出来后,就拿徐老头的原话说:这要是有幸参与首演,这辈子都值了。 当《victory》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最后一遍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