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得寸进尺 (第3/4页)
少粮食,这些粮食能养活多少人。 只有更多的基础产出,才能形成更大的经济力量,推着大宋向前迈进。 要是耕地产出跟不上人口增长,那就算唐奕玩出花来,也没用! 唐奕在后世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说中国古代,即使将所有的耕地利用起来,但因为粮种和肥力的关系,人口上限最多就是一亿。 也就是说,中国这片土地,最多就能养一亿人。而且,这个是理论数字,真实情况是,人口过五千万,就很容易出问题了。 就好比一户人家,耕地是固定的,养三口人算富裕,养五口人算还能维持,养七口人就要饿肚子,养十口就一定死人一样! 土地的负荷有上限,就算再会持家的人也玩不转。 唐玄宗天宝年间,大中华地区有田十四亿亩,养民五千三百万,已经过了这个警戒线。 然后,经过五代的洗礼,又丢了燕云之地,终宋一朝也没恢复到盛唐时期的人口和耕地量。 到了明代,因为引入了土豆、红署、玉米等高产作物,才把理论上限提升到了两亿往上。而大明用三亿亩土地,养活了一亿两千万左右的人口,已经是个奇迹了。 清末土地总量翻了四倍,也把人口数推到了四万万! 只有当人工合成尿素、还有杂交水稻问世之后,人口才能不受土地的局限,开始飞涨。 所以,唐奕知道,增产不单单是多打粮食这么简单,而且还是最根本的问题。 他虽然是学化学的,但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合成尿素,又无法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