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_第5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第1/3页)

    申屠嘉最初只是一个材官蹶张,也就是强弩士,基本没什么文化可言。他能做丞相,完全是因为军功。丞相这个职位,实际上他是完全不能胜任的。

    严格来说,汉初的几任丞相,除了萧何、曹参之外,都不称职。

    武夫当国绝非治国之道,已经成了有识之士的共识。

    按照“猛将必发乎卒伍”的说法,就算不会出现汉初武夫做丞相的情况,太尉也必然长期被武夫霸占,几乎不会有儒生染指的机会。

    允文允武一直是儒生的理想,但真正能实现理想的人有几个?

    张奂为了证明自己允文允武,为《尚书》作注三十余万言,可他那三十余万言究竟有多少份量,想必他自己心里也有数。说得难听点,在真正的儒生眼中,那三十余万言一文不值。

    学问与战功不可兼得,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此。

    如果将军事作为太尉任职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几乎不用怀疑,太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和儒生无缘。天下太平之后如此,天下太平之前更是如此。

    乱世之中,什么最重?

    当然是兵权。

    为了三公掌权,将最重要的兵权拱手相让,是得还是失?

    杨彪沉吟良久,苦笑道:“君荣,这可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啊。”

    士孙瑞幽幽地说道:“所以,还是陛下掌兵最好。”

    杨彪瞅了士孙瑞一眼,欲言又止。

    他明白士孙瑞的意思。

    陛下要掌握兵权,谁和他争,危险自不待言。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天子掌兵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天下太平之后,储君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哪里知道什么军事?

    所谓兵权在天子,也就是名义上说说而已,实际大权还在三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