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春_分卷阅读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3/4页)

是詹事府的官,詹事府即是皇家子弟教导的职能机构,概言之就是教太子读书的,同继位皇帝的关系自然不浅。

    后来谓之潜邸官,大名鼎鼎的徐阶就是被詹事府出身的高拱给斗了下去,而斗下高拱的张居正也是出身詹事府。

    说到这里,不由插一段题外话,后来大学士担任主考官,最能理解的逻辑就是给内阁大学士的势力收小弟,那是在内阁地位大幅上升之后才有的,从这一点,也可以倒推,得出一个正德以前的内阁地位并不高的结论。历史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弘治十八年乙丑科应试的学子,超过了三千八百人。就算是这么多的人,贡院内也是不显拥挤,密密麻麻的一间间小隔间犹如把公共厕所盖进了鸟巢体育场。

    在跟随负责自己一切安排的军士进自己考房的时候,徐秀想到的则是钱福当初的话语。

    “所谓时文,必然要揣摩当下的风气,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圣人来考都是不中的。”

    “先生当时的风气讲究裁对整齐,基调圆熟,如今可能不大相符,所以,若到京师,必要与士子多往来,多交流。”

    这一点徐秀做的很充分,自从文翰社成立之后,几乎每天都是聚在一起切磋制艺,不得不说,这一群年轻人在八股这一道都是很厉害的,也都才思敏捷,对当下的流行文风甚是了解。

    若说揣摩文风的反面例子,便是祝允明先生了,这位爷就是倒在了不懂得揣摩时文的这一道坎上。七试七挫虽说是说后世艾南英先生的,用到同样考了七次的祝枝山身上,也并无不可。

    在这些人里面,最突出的可能就是董玘,他真可谓是天才,文社内他是最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