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98 (第4/4页)
。如今白狄已灭,铎辰攻势凶猛,于北部志在必得,必要之时,放弃智洲,退守擎州。臣已经在擎州有所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好”古恪拍板“此事不必上报经报内阁,孤会向父皇呈明。” “臣也是这样想的,为了朝中安定,智洲之事还不宜向朝中公布,以免有人借机发挥。” 古恪并不轻松,这次来也不只是向外面说的督战,智洲战况不利之事,沈信还有景仁帝都未宣之于众。蜀中之乱刚清,可是并不代表朝中安稳。当年蜀王能让人毒杀了先太子,还暗害了多位皇子,他在朝中耳目众多,蜀王失势,多位与蜀王有牵连的官员世家皆静默不再行动,古恪一回朝,也处理了一部分人,可是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人他暂时不能动,起码现在不能动。这些人心存反心,如果一旦有机可乘,绝不会按兵不动。与北狄之战牵制着朝中最精锐的队伍,一旦智洲战事有异消息传出,难保不会有人借机发挥,届时朝堂震动,内忧外患,更不利于战局扭转。沈信同古恪还有商议后决定暂时瞒下智洲战况,起码给朝堂再争取一些时间,把有问题的人慢慢处理掉,不能杀的也要保证他手上没权利翻不起大事。为了表示对智洲战事的信心把握,古恪作为储君才亲至智洲,还带着未来太子妃,这都是为了制造一种假象,镇住朝中某些心怀异心的人。可是瞒着到底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破局之法当然是击退北狄,能再有几年喘息,处理好朝中之事,再来收拾外部,这是古恪来的第二个目的,希望能多争取些时间。 古恪到了之后,就开始下令征府兵,扩充镇北军,大军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