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妻如伴虎_分卷阅读3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0 (第3/4页)

觉得就这么荒着实在很可惜。

    于是,在嘉和三十四年年底,佰子苏一行人返回彤国后,就向陈鲲建议,向新原移民。

    想要移民,首先一条,你本土的人口必须足够多,因此,从三十四年起,彤朝进入了一个轻徭役薄赋税的稳定发展阶段。

    在这个持续了十二年的阶段中,百姓的日子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好过的。因为陈鲲下令,各地都开设了育婴堂,但凡家中有新生儿的,每月都可在此领取一笔口粮,直到孩子长到十岁为止。

    而这笔巨额粮食的出处正来源于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和从海外引进的各种高产粮食。例如从嘉和三十六年起,江南一带就开始使用来自康岛的一种高产水稻播种,而北方则将来自荚岛的石瓜略改良了下后就开始不断种植。

    改良后的石瓜,不但高产耐寒耐旱,而且味道相当不错。当主食吃,也不会有红薯吃多了胀气烧心的问题。味道上非常接近小麦磨粉后得出的精制白/面。

    和平年代,赋税又轻,彤国的老百姓在吃饱穿暖的要求被满足后,人口迅速增长了起来。

    只十年时光,彤国的人口就翻了一番,而此时的黑石府和新原上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彤国移民。当新原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出现了第一个官方机构——新原知府府衙时,彤国的版图上就又多出了一大块面积,。而陈鲲也因此在嘉和四十六年禅位时,赢得了极高的赞誉,被史书记载为千年来最伟大的古帝国奠基者。

    由于他在位三十年并未更改年号,为了便于区别他与嘉和帝陈鸿,在他死后,特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