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焰灵姬毕业 (第2/4页)
昭王七年至昭王四十一年间,魏冉五次垂相,执政时间超过二十五年,秦国朝野上下,全是相国之人。六国之人,先见相国而后面秦王。下一个拥有这样势力的丞相,就是吕不韦。 秦王欲除吕不韦,剪除外戚势力,可这实在牵连太大,于是便用逐客令强行掀桌子。 其一,强硬宣布吕不韦的时代已经过去,树倒猢狲散,赵国外戚集团被瓦解。 其二,宗室驱逐外客,秦王召回外客,施恩于人,收获人心。 其三,强行掀桌子洗牌的过程中,朝堂上已经安插了众多秦王的人,大权在握。 读史使人明智,南烟在通读春秋战国的交锋后,也颇有所悟。 大争之世,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鲸吞小国以自强。秦韩赵魏楚燕齐,战国七雄出现后,虽然常有大战,险些灭国的大战也不在少数,但为何打了几百年,就不见国灭? 南烟以为,这跟外戚政治,外交政治,关联甚深。 当几个大国出现,外交政治的地位越来越高。鬼谷派的苏秦、张仪就是在这一时期,大放光彩。各国之间卿相流动频繁,魏人在秦国做官,楚人在韩国做官,这样的事再常见不过。 而邦国之间,王室通婚又是自古以来的一种维系邦交的手段,七国王室,硬要说起来,都是一家人。 这些流动的人才,到了陌生的国家,对王室中母国的势力天然亲近,发展起来就是一个利益团体。 当灭国之战爆发,这些来自母国的利益团体,势必采取手段以保存母国社稷。 韩国一蕞尔小国,地处天下要道,被各国欺负得抬不起头,但就是不会灭国。这些在各国的韩系势力,必然出力不少。 而先生辅佐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