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节 (第5/6页)
中也要熬资历从小官员开始做起。 而且十之八|九会外放,要是去的地方条件艰苦,是不可能带着爹娘的。 更不消说兄长了,“以前都是为了我读书,兄嫂们吃苦良多,如若能在县城安身立命他们也会觉得宽心。” 就像他娘舍不得多花钱,归根结底,也只是因为手上没钱罢了。 同样的,黎大郎他们虽然搬到了县城,却不一定有归属感。 每日里那么拼命的攒钱是为了什么? 如果买间铺子能让他们的心更安定,黎三郎觉得这是他回报兄嫂多年支持的开端了。 显然黎三郎是个有成算的,他跟石氏开了这个口,就不单单只是提个建议那么简单了。 第二天,就带着兄嫂还有小媳妇去看铺子了,是多次帮他稍微的那位同窗的亲戚家的铺子。 人家多年跑商,一直都是各处打转,最近打算在省城那边拓展事业。 县里的铺子,就看顾不了那么多了,正好黎三郎知道了就与他商量着能不能给买下来。 这间铺子地段不是特别是,已经处于市集最靠边缘的地带了,不过门脸大而且后厨宽敞。 这一点黎大嫂非常的满意,做吃食生意的后厨非常重要,要让客人相信你自己首先得拿出真功夫。 价钱嘛,让石氏rou痛,这商铺果然比宅院要贵多了。 明明这铺子都没有他们买的院落大,居然价钱还要高许多,且大家还是熟人那位客商尊重读书人。 又有心与黎三郎交好,才会作了低价。 即便如此,也需要整整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啊,这要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