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二十九) (第7/8页)
纳甲筮术是把五行生克纳入筮法之中,这样就大大开拓了筮术的新思路。在《说卦》里已对“八卦”取象安排进去了五色、方位、五行,但很不系统。象“乾”卦的取象:为天,为君为父,为王,为金,为大赤。而在“八卦”纳甲中“乾”的五行为“金”,但“金”的五色为白。 《易传·说卦》里的“八卦”还没有捋顺与五行的关系。春秋时期占筮时的“八卦”取象是乾为天,坤为地,巽为风,兑为泽,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震为雷。这是八种自然物象。那时“八卦”还没涉及五行内容,京房把前人的阴阳五行学说纳入到八宫卦系统里。而八宫五行所属:乾宫卦属金;坤宫卦属土;震宫卦属木;巽宫卦也属木;坎宫卦属;离宫卦属火;艮宫卦属土;兑宫卦也属金。 八宫五行所属,与早期八卦筮术里的取象相同的则是坎,离,艮,坤。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然而八卦要安排进五行,似有无均等之感。除原坎水,离火,艮山,坤地,是取固有之象不变。而震雷、巽风认为与木发荣有关,故震、巽两卦卦也就配“木”了。 “乾天,兑泽言何配为金。乾天刚键,兑又为正秋,秋之盛德在金。故乾、兑两卦五行属金”了。这样五行安排进了八卦中,这种配比只是一种想象,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本身筮术整个架构都不是建立在科学的思维上,而是巫术思维的产物。 通过战国到西汉,阴阳五行学说已成为思想界主载学术的理论。而干支、方位、月令、时序、物候等学说,皆与历法农学有关。而星象,神煞皆与“天学”有关。而八卦筮术学也跟着这些学说的产生而发展,并且“八卦”筮术不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