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五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 《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五十三) (第2/3页)

其意是“默默奉献的美德,女子出嫁后的吉祥,是在于持家守正。”本篇也就围绕着夫征妇守而展开的论述。目的是在歌颂爱国守家的奉献精神。本篇通过鸿雁起兴的手法来描写夫征与妇守,意在歌颂妻子一种高尚的品德。如同《十五的月亮》那首歌所唱出的政治含义。

    “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鸿”:大雁,鸿雁。“干”:河岸。“小子”:青年男子。

    本段译意是“鸿雁慢慢地栖落在河岸上,远征的青年人啊!处境虽然艰难,但有话捎来,一切平安。”这是采用起兴的手法。即用诗歌的体裁,来描写一对婚后夫妻,丈夫远征别离后妻子的牵挂与思念。本段描写丈夫远隔千山万水,终于有话捎来了平安。

    “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磐”:磐石。“衎衎”(kán):和乐高兴之貌。

    本段意思是“鸿雁渐渐地栖落在磐石上,饮食不缺,和乐无虞,吉祥平安。”这是以鸿雁来起兴,象征远征的年轻人生活无虞,没有问题,让守家的妻子放心。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陆”:陆地,道路。“御”:抵挡,阻止。“寇”:盗匪;侵犯。

    本段点出了主题。叙述丈夫远征,不能回家,妻子怀孕而无法抚养这虽是不幸的事情,但丈夫远征是保家卫国,抗敌御寇的事情。这里歌颂了在家乡里的妻子理解丈夫出征,而深明大义,自己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