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周易》问答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周易》问答五 (第1/2页)

    《周易》问答(五)

    问:什么是《易传》?

    答:《易传》是春秋到西汉前期解说和阐发两种文本《周易》(即春秋“六繇式”文本《周易》和帝制初期又进一步篡改成“卦爻式”文本《周易》,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用的《周易》文本)的论文集。

    《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到西汉起,《易传》又被称为“十翼”。西汉时又假托《易传》为孔子的言论,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易传》做为《易经》(《周易》和《易传》)的内容之一上升为“经”的地位。

    《易经》由《周易》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帝制时代里被尊奉为五经之首。《易传》又称“十翼”,翼是“助”的意思,有如鸟的翅膀,用来辅助的意思。

    帝制时期主流认为《十翼》是孔子作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唐代陆德明录《经典释文·注解传述》:“文王拘于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