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二) (第6/8页)
这种有规则的"六联体"画符号刻写在不同的器物上。而八卦符号从“六十四画符号”里派生而演变成卜筮符号,逐渐神秘化。自汉以后又被统治者用作宣扬天命论和迷信思想工具。八卦卜筮又被汉朝的京房改造成八卦纳甲筮法,直到今天算卦上还在运用八卦筮术以类比、联想、附会人生命运吉凶,已然成为迷信思想与骗人钱财的工具”。 这才是“八卦”一词的正确解释,故“八卦”根本不是《周易》一书里的东西。 八卦”是从“六十四画符号”中派生出来的筮术工具。而“六十四画符号”又是从刻画符号中脱颖而出的记事符号。那么,什么是符合?在《辞源》及《辞海》里均无“符号”一词的解释。《现代词典》里的解释是指记号、标记。我们认为:符号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结晶,又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类在不断生存与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一种识别事物和相互交流的一种记号及语言载体。无论是刻画,象形文字,字母,数字,图形均属于符合内容。 “人类是符号化的动物”,从人类文明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一部符号与使用的历史,人类的文明传统,都是有符号来承载的。这是现代符号学理论。 人类最早出现的符号,被公认是保留在岩石上的刻画,以及甲骨陶器上的原始社会里的刻画符号。中国地区里发现最早刻画符号,是考古上发现距今大约八千年的“贾湖”符号,也被认为是我国文字的起源。 贾湖契刻符号指的是在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龟甲上契刻的符号,共十七个,从其形状看,即有简单的刻划,如“—=リ∧”。也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如近似甲骨文的“目”字、“曰”字等。 而属仰韶文化遗址已发现符号有一百多个,三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