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篇(十五) (第6/8页)
原则。 20、“夬,扬于王庭”,即言路无阻的政治原则 《夬》篇讲述的是政治上的视听言路渠道不可阻塞,应当畅通无阻。言路畅通,应是政治上发扬光大的事情,才能够对国情民意有真实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治国理政,否则政治言路的渠道不畅,蒙蔽视听,自然会“终有凶”的结束。要时刻警惕不利因素的发生,工作做细,防备做好,反对兴兵,反对独断专行,倡导广开言路,就能听到下面上报的真实情况。相反则就没有了“警号声”,也就是“无号终有凶”的结局发生。这就是《夬》篇中讲述的“夬,扬于王庭”的道理,应是“君子”在治国安邦上应遵循的一项政治原则。 21、“萃有位”,即在位应劳苦忧思的工作原则 《萃》篇讲述了在位者应劳苦用心的去治国行政。“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吉,悔亡”。这是说“在位者能劳苦忧心,没有害咎。不失掉爱心,自始至终,灾祸就不会发生。” “君子”是在位者,是治国安邦者的行为主体。“君子”在位就应劳苦用心的为民做事情,如同现代所讲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道理。在位者劳苦工作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应时刻忧 思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好,这是“萃”的内涵。“君子”在位应劳苦忧思的去工作,无疑也是一项应遵循的工作原则。 22、“升虚邑”,发展才是硬道理 《萃》后是《升》,“君子”劳苦用心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发展上升起来。《周易》里的《升》篇就是阐述社会上升发展的道理。“升”是本篇的句首字。“升”的意思是上升,发展。全篇的内容就是讲如何使国家不断上升、发展强盛的道理。“升虚邑”,就是说“使那些空虚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