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三十四) (第4/4页)
与相勾连的钩心木那样坚固所致。”本段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强盛的公羊撞击藩篱,来比喻强盛的国家应坚守正道,免生悔恨。即强盛的国家应守正,不可侵略与兼并。二是强盛的公羊用角撞开了藩篱来比喻一些强盛起来的诸侯,如何约束他们,不至于违反规则,或破坏规则的行为。所以跟着所讲的,是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 “丧羊于易,无悔。” “易”:在甲骨文里当天气晦暗,指坏天气;也指发生了变化。本段直译是“丢失了羊,是发生了变化。又有什么后悔呢?”这是承上句之意的继续。这是“亡羊补牢”之意。即如何预防公羊撞击藩篱,造成后患,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忧患意识。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遂”:行,往。 本段还是用公羊撞击藩篱来比喻事理。在政治上的比喻,是与开篇内容相呼应。强盛起来应守正,征战是凶险的。而最后这段是比喻政治上陷入进退不能的地步。这是用公羊角撞击篱笆,而挂着了角,退进不能来比喻政治上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本篇借用公羊的角撞击圈墙篱笆来寓意政治上的道理,国家(诸侯国)壮大,强盛起来,应属好事。然而因壮大,就有了冒险的想法与行为,就会出现征战。所以当强大起来,就应克制,培养守正之德,否则就陷入进退维谷局面。如同公羊角被篱笆挂着,既不能进,又不能退的被动局面。这里寓意的道理,无论“君子”对治国,治家,修身都有教育意义。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