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九) (第3/4页)

前面的内容反映了,天不下雨,要发生旱情。可生产工具又出现了损坏。眼前面临着农业生产上这些困难,怎么办呢?作者强调的是爱的价值观。有了爱,就能够战胜困难。“有了真诚的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与灾害。这“有孚”(爱)成了生存的准则,也成了立国的根本。“有孚”成了普世的信仰。这就是《周易》作者构建的哲学理念。“有了爱(有孚),灾害危险就能克服掉,忧患恐惧也会离去(血去惕出),平安无事的(无咎)。”

    “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作者又进一步阐述“有孚”的观念。在面临灾害和困难的发生,要体现在“友爱而产生的互助精神,富有则与邻共享(有孚挛如,富以其邻。)”如同现在讲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既雨既处,尚德载。”

    “既”:已经。“既雨”:已经下了雨。“处”:停止。

    闻一多引《诗经·周颂·载芟/良耜》“俶载南亩”,“载”为“菑(zī)”的假借,菑:开垦,耕耘,用农具把草翻埋到地下。讲说“凡耕必待雨”,“既雨既处,尚德载”言“雨后尚得施耕也”。

    “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妇贞厉”:指雨后抢种庄稼光靠妇女是有困难的。

    “几”:将近。“望”:农历每月十五。“月几望”:将近每月十五。“君子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