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一篇(一) (第2/4页)
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学。”(见《千年书》)伍邵东等编华艺出版社2007版) 要注意《周易》哲学,也许是冯先生最后对中国哲学史认识上的飞跃,或许是冯先生一生的遗憾。也许冯先生没能完成对《周易》哲学的研究,最后才说出那句告诫后辈哲学史研究者的话。 《周易》无疑是我国的第一部哲学。那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就不是从孔子开始,更不是从《老子》开始。而是从上溯几百年前产生的《周易》开始。在人类哲学史的长河里,《周易》也是世界上最早一部哲学书,早于古希腊古典哲学几百年。 人们称苏格拉底(希腊古典时期的哲学家)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因为苏格拉底和他以前的自然哲学家不一样,苏格拉底研究的重点是人的问题。苏关注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同样《周易》是一部“认识自己”的哲学。《周易》的作者堪称是中国的苏格拉底,真正的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人类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我们知道《尚书》里被认为可信的“西周文”充塞着浓重的“天命”思想。虽有“德”的阐发,但那是“以德配天”的思想,是天人感应,天罚、天佑、的天命观。《西周书》主导的是代天行事与占卜沟通的神学思想。《周易》与《周书》不同,《周易》已是系统化的论述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没有了神学与迷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