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六篇(八) (第2/3页)
为主谓逻辑,或者亚氏逻辑。两千多年来,形式逻辑一直是逻辑学的正统,故又称为传统逻辑。 文明人不同于原始人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以概念(语词)——判断(命题)——推理(论证)的过程,遵循着这一认识过程就是逻辑推理。 逻辑学的出现为人类认识世界创立了有效的认识工具。而中国先秦古典哲学所运用的象征、比喻、类象、寓言等思维虽不同于形式逻辑,但中国古典哲学中对事物的论证推理,不能不认为没有逻辑性。即中国古典时期的哲人也懂得逻辑推理,只是东西方逻辑推理的形式不同而已。西方是以演绎法以及三段论证为主的思想方式,而东方(先秦)是以经验归纳法以及比喻说理为主的思维方法。 中国古代没有形成西方的那种逻辑学,但不等于中国古代哲人表达思想没有观点与理论性。《周易》就是以经验归纳及比喻所来论证阐明各种哲学观点。但中国古代的“理论”与西方传统逻辑相比却存在着缺陷。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是三缺乏,即概念缺乏确切含义,判断缺乏确切形式,推理缺乏确切过程。m.zwWX.ORg 毕竟说话,写文章有逻辑性不等于“逻辑学”,中国古代没有出现研究逻辑的一门学问,即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 “逻辑学”的出现为人类认识世界创立了有效的认识工具。而中国古代文论里的比喻或类比推理不是“逻辑推理”。即非逻辑思维,而是比喻或类比思维,这种思维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