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十九) (第3/6页)

。”

    “窞(dàn)”:坎中**。本段是从本篇立论的另一面来论述。《周易》往往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道理。此段意思是“要熟悉人生路途上的坎坷不平,若一旦掉入陷阱,是很不幸的。”这是提醒人们认识人生路途上的坎坷,要有忧患意识。

    “坎有险,求小得。”

    此句是承上句之意的继续。这是强调人生路途是有危险的,避免的办法就是别贪婪,应求小的所得。“坎”篇依然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周易》是为“君子”讲述的安邦治国上方方面面的道理,不是为“小人”(劳动者)讲述的道理。西周后期周王是名义上的天下主子,而诸侯大夫是拥有“国”与“家”者。即实际拥有地盘的大大小小的王国。而劳动者是大大小小王国里的“子民”,即统治者施爱的对象。但大大小小的王国里都是施行的是“家长制”体制。而“君子”本身在专制下同样面临着凶险,这《坎》就是为“君子”敲响的警钟,也是警示录。这里的坎坷凶险是为君子讲述的。

    “来之坎,坎险且枕,人于坎窞,勿用。”

    本段已然是从“坎”的反面讲述应注意防范不幸的发生。“枕”:枕头,临近,靠近之意。此句意思“行走在这坎坷的路途上,坎坷险恶,且随时就会来到身边,一旦陷于险境,也就没有能力所用。”《周易》作者用睿智的眼光看得人生命运上的坎坷。这种坎坷是作者从社会历史与现实所得出的,作者更清楚的认识到“坎”的社会因素。这依然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为君子讲述为何坎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