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二十六) (第5/5页)
,赢家要求国王就在棋盘格子里放上米粒,棋盘一共有六十四个格子,就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在第三个格子里放四粒米,以此类推,以后每个格子放的米粒都是上一格的一倍,放完就行了。国王以为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不成想其结果要奖赏的大米,使整个国家收获的大米拿出也远远不够。这则故事实际讲述的是数学上的倍增原理,若按几何级数增加时,其倍增的速率是十分惊人的。 依此类推第64格就是2的63次方,那么,最后一格里所放的米粒之数多得不可想象。这则故事就像是讲述我们古代发明组合的这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的组合规则那样。我们传承下来的这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其组合方法如同棋盘格子里放米粒的倍增原理。 我们这套符号的组合方法,同样是有二、到四、到八、到十六、到三十二、到六十四、到一百二十八……即每加一组合出现的组合之数,而是上一组合之数的一倍。若是以“+”与“∧”组合为“六十四联体”符号,那么,所组合出不相同的“六十四联体”符号是多少个呢?同理是2的63次方,这同样是个大的不可想象的数字。可历史上出现和传承下来的是个“六联体”的符号组合,只是六十四个“六联体”符号。为何这套组合符号只选择到“六联体”组合呢?而不选择“五联体”、“八联体”或“十联体”组合呢????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