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二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二十三) (第3/5页)

的统治时期里,只有专制的恐怖主义与神秘主义得到发展。

    到汉初,正如《汉书·艺文志》里的说法:“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从《左传》一书中反映,春秋时期既有把《周易》当筮书而用之筮卜,也有“八卦”筮术自成体系内容的筮书(如《归藏》)而用之筮卜。

    战国是相对理性的时代,因层出不穷的大思想家的出现与争鸣,非理性的东西没有了市场。像《孙子兵法》、《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等书籍,是张显人文理性的思想,自然无形中排击了巫术与神秘思想。

    而大一统专制秦帝国时代,除保留卜、医、种树之书籍外,其它均为禁焚之列。这就是文化思想上倒退的表现。

    秦不禁筮术,才有了知识文人用武于筮术的天地,也才有了汉朝筮术“易学”上的大发展。即被后人称为汉象数易学。实际是新的“八卦”筮术学,这被称之谓汉象数易。这里的《易》就是广义上的称谓,不能单指《周易》,而是代表先秦发展起来的“八卦”筮术“易”。如“三易”之说的那些筮卜易。即在“八卦”基础上推演出的新的象数易学。

    汉朝被认为是一个“易学”大发展的时代,实际是“八卦”卦学大发展,与《周易》哲学没有任何关系。也由此象数易学主载了中国二千多年易学界,至到今天。也由此有八卦象数思维,主载了整个后封建社会的思维方式。

    两汉的“八卦”筮术易学(或称象数易学),如能说的清楚,本身就得写一部专著,所以这里是无法详细的展开论述。我们只抽出西汉京氏的“八卦”新筮术来说一说。因为京房创立“八卦”纳甲筮法,对后世的算卦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到今天为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