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七篇(十六) (第1/4页)
16 那么,为何儒家特强调“道德治国”的政治学说呢?这应从历史文化背景去认识。正如黑格尔指出:“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由此可以推知哲学与它的时代是不可分的。所以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同样,个人作为时代的产儿,更不是站在他的时代以外,他只在他自己的特殊形式下表现这个时代的实质——这也就是他自己的本质。”(《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印刷第57页) 所以,古希腊的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都与各自的时代分不开。希腊哲学的时代精神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时代精神是不同的,故两地的哲学家们的思维方式与哲学精神内涵是不相同的。 那么,中国古代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呢?即是什么样的历史特性呢? 我们依丸山真男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一书中真对“中国历史的停滞与儒学”所引用黑格尔的话以及自己以一段论述,做为以上问题的回答: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绪论》中对中华帝国的特性作了如下的阐述: "中国和蒙古是神权专制政治帝国,其根基是父家长制。父之一人位于最高层,对我们来说是服从良心的事,他也要进行统治。在中国,这种父家长制原理,系统化地被扩展到了国家。……在中国,专制君主一人位于顶端,他通过等级制度的众多序列,指导有组织机构的**。在此,就连宗教领域和家庭事务也要由国法来定夺。个人在道德上处于无意识状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