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八) (第4/5页)

确又吉祥。这是指对外邦也走结盟的道理。

    “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显比”:指彰显结盟这一正确的措施。如何彰显呢?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即“王用三驱,失前禽”。这是用打猎时,还要留下一条道,让猎物跑掉,这叫网开一面。以此来比喻结盟上要行宽厚仁爱之心。这样就会使老百姓没有了戒心,才是吉祥的好结果。“显比”就在于,内外无战争,百姓安宁,天下太平。

    本文最后的内容是“比之无首,凶”,其意是“结盟,要推选出盟主,否则后果就有凶险。”这里的“凶”,是指国家间出现战争。《乾》篇最后出现的是“群龙无首吉”,而此文最后却是“比之无首凶”。一个是“无首”称好,而一个是“无首”称凶。是否《周易》里前后的思想矛盾呢?实则不然。作者的用意是很明确的,其“吉凶”用法是恰到好处。此两处“无首”之意都是与其内容相关联。本篇作者提出的“比之无首凶”,是围绕着“结盟”这一问题而论,在众多诸侯国与方国之间进行结盟,靠什么机制与原则实现呢?光靠“爱”这种理念还是不够的,得有一种机制。作者想到的是在结盟之间有一个“首”,即有“首”来协调,或主持结盟之间的事情。这要的是一个“首”,而不是“王”。这“比”之篇里的“比”之意,说明作者所处的时代已是诸侯纷争的时代了。《周易》作者也不是站在周天子的立场上来写《周易》。即不像《诗》,《书》里那样歌颂西周开国时的文武之王,《周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