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擇醫為職之緣由 (第2/3页)
「溝通與同理心訓練」,授課內容是培養醫師心理的堅韌度,必須在看診時用同理心對待病患及其家屬、耐心與他們溝通,讓病人在與醫師的相處中得到認同感,才不會抗拒動手術。 蔚藤在第一學期結束,拿到成績單時,才發現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她的解剖學、內科、外科等等,各項成績都非常優異,甚至因此被系上教授們取了個天才的稱號。但唯有「溝通與同理心訓練」的這門課,她的分數低到不可思議。 聽說這科的教授原本是要當掉她的,卻捱不過外科教授的要求,說是別糟蹋人才,只好勉強讓她過。 「你確實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可是你沒有心。」 從醫學院畢業的那一天,負責溝通訓練課程的那名教授在儀式上這麼對她說。 「沒有辦法對病人的狀況感同身受,就算你再怎麼優秀,你也成為不了一名好醫生。蔚藤,你的心生病了,你跟別人都不一樣。」 後來,她遵從該名教授的建議到醫院做精密的檢查,才發現原來自己患有情感障礙症。 拿到那張單子的時候,她下意識的摸著自己的心臟。 這裡明明在跳動,也有沉甸甸的感覺…她想證明自己只是情感冷漠了點,並不是沒有心。 當年畢業的醫學生幾乎都往醫美、兒科、婦科去了,外科嚴重缺人,那名外科教授一直求她加入,她便點頭應允。 擔任住院醫師時期,第一次開刀就是與這名教授一起。 病患在家門前被大貨車輾過,身體幾乎扭曲骨折、嚴重失血,送來醫院時已經陷入重度昏迷、瞳孔放大,但是擔任主治醫師的教授沒有放棄希望,還是不停輸血急救。 歷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