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_第201章 伟人的治国智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伟人的治国智慧 (第2/5页)

的。别看人家年轻,却是真的够魄力。如此一分派,整个夹山区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为之一变,有了奋发向上的新气象。

    联席会议结束之后,刘伟鸿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薛志民便登门求见。

    这倒是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

    说起来,刘伟鸿也是玩了个小花招。依照一般的工作方式,在宣布这样的重大安排之前,是应该和薛志民通个气的,起码要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不能搞“突然袭击”嘛。

    但刘伟鸿这一回,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目的就是让薛志民意料不到,主动来找他沟通,除了能够确立一定的“心理优势”,掌握主动权,也能更好地了解一下薛志民内心真实的想法。既然是薛志民主动登门求见,总不能和他刘伟鸿打太极拳。

    不管怎么说,薛志民也是刘伟鸿的主要副手之一,总是这么游离在夹山区的“主流圈子”之外,对工作的开展毫无好处。刘伟鸿可不能容忍一个党群副书记,三把手,整日不安于本职工作。

    刘伟鸿很清楚,夹山区的面貌要改变,首先干部的精神面貌就要改变。伟大领袖教导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刘伟鸿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奉为圭臬。

    一支整日里无所事事,一盘散沙的干部队伍,无论如何都是建设不出一个新夹山的。

    “志民同志来了,请坐请坐!”

    刘伟鸿客气异常,从办公桌后转出来,与薛志民热情握手,礼让他在沙发上落座。

    刘伟鸿的区委书记办公室,面积倒也不小,有一个专门的待客沙发区,能够召开小型的会议。当然,沙发和茶几都是木制的,如同张妙娥说的那样,是陈年旧货,六七十年代的“老产品”,很多地方的油漆都剥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