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夹山镇 (第4/5页)
就已经滞后了,再打电话给县里汇报,县里组织人手赶过去,怎么也得两三个小时。若是战争年代,一场遭遇战说不定已经打完了,现在赶去,只能“打扫战场”。 刘伟鸿以前没有亲历过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所谓宗族械斗,“武器装备”如何。假如只是动用拳头棍棒,那么或许伤亡不会太惨重,最关键的是,只要不死人,那就好处理点。饶是如此,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双方参战人数,各有数百。上千人在一起混战,就算只是动拳头棍棒,也有很大的可能出人命。 一不小心倒了地,踩都踩死了! 假如动用了锄头、梭镖等铁制“兵器”,情况就只有更糟糕。 现在只能寄希望,村民们尚能有一定的自制力,不往死里招呼。 所幸省道线路况虽然欠佳,总算还是柏油路面,朱建国不住通过对讲机催促在前头开路的蒋大正,要他加快速度,大约五十分钟之后,车队终于赶到了夹山区区公所所在地夹山镇。 这是林庆县东北部唯一的“重镇”。左近二三十里内,再没有一个建制镇。 但这个“重镇”,在刘伟鸿眼里,和普通乡村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整个夹山镇,真正可以称得上街道的,就只有一段长约五六百米的柏油路面,两边参差不齐地建了一些官廨和民居,很多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风格,大革命时期的标语,清晰可见。 “打倒最大走资派某某某”的石灰字样,赫然留在某些乌黑的砖墙之上。 最令刘伟鸿大开眼界的是,夹山区区公所的大门上,居然还有一幅刷红漆的浮字对联,取自伟大领袖的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全副武装的车队滚滚开进了夹山镇那条唯一的街道,早已惊得镇子里鸡飞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