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锦绣前程 (第3/5页)
须改变这些干部的僵化思想。毕竟他暂时也只能依靠这些干部去推动工作。一上来就大换血,肯定是不明智的,也不现实。朱建国再支持他,也不能由得他这样“蛮干”。 如果这些干部的思维方式不改变,总是这么因循守旧,刘书记纵有满腹才华,一个人也难以面面俱到。刘伟鸿希望通过这样“淳淳善诱”的方式,逐渐的让大家跟上他的步伐。 这个不容易! 刘伟鸿的思维方式,乃是二十年之后的。一下子跨越二十年的时光,难度是比较大。 然而刘伟鸿又必须这样去做。 熊光荣他们都听得晕晕乎乎的,不知道大三线建设,怎么又能和机械制造厂扯上关系了? “大三线建设搞起来的这些兵工厂,基本上都建在山旮旯里,那时节,讲究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兵工厂内迁,建得越隐秘越好。现在国际局势逐步缓解了,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很小。这些兵工厂常年吃不饱,不能满负荷生产,单纯依靠武器生产的订单,完全养不活了。据我的了解,不但咱们浩阳地区的兵工厂在亏损,全国各地的兵工厂,盈利的都不多,极少数。就算是东北飞机制造厂,也是连年亏损。职工闲置的很多。同志们,当年国家为这些兵工厂配置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可是不少啊。现在都闲着没事干了,国家每年还要拨款养着他们。国家很吃力,兵工厂的技师和技工生活也比较艰苦。这个,就是我们的人才库。我想好了,在这些兵工厂里挖一些人才出来,难度应该不大。” 与会的干部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望着刘伟鸿,谁也说不出话来。 这什么人啊? 竟然把主意打到人家国营的兵工厂去了! 简直是……简直是不可思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