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 (第2/4页)
,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云音听完李斯写的文章,吃了一惊,果真是写得很好!这位荀子的学生,确实才华横溢! 李斯因为这件事,因祸得福,不但没有被驱逐出秦国,而且他的才华还被秦王所赏识,升了官,成为客卿。 而先前被抓起来的郑国,也坦言向秦王承认,修建水渠,确实是韩国的疲秦之计。但是,这渠一旦修成,会对秦国的农业灌溉,有很大的益处。 秦王也接受了他的建议,继续修建水渠。果然,渠成之后,秦国引泾河水灌溉两岸盐碱地四万多顷,粮食产量成倍翻番增长。关中从此沃野千里,秦国因此更加富强,因此这条渠也被命名为郑国渠。 . 一天,李斯请尉僚到府中叙话。 子敏正好要出去街市上买一些头面首饰,让云音陪她一起去。魏僚带来的小女孩,在李府呆不住了,云音两人正好带她出去逛一逛。她们现在已经知道,这小女孩名叫烛光,是尉僚故友的女儿,父母双亡,尉僚就把她带在身边。 两人买完物品,乘坐马车回去。在车上,云音说:“这小女孩,也挺可怜的,这么小,父母都没有了,还好遇到了尉先生!要不然,可怎么办呢?” 子敏道:“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他一个男人家,怎么带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呢?他自己生活都没有着落。我家相公,是来秦国多年,才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他虽然答应帮尉先生举荐,可是六国的士子里面,有才华的人很多,哪有那么容易出头?” “也是,”云音说:“不过尉先生能照应故友的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