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村长说媒 (第2/5页)
岁上下的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家里的大米总是要淘好几遍才能下锅。 为什么?因为大米里面有很多的小石粒,如果直接下锅,肯定能把你牙崩了。郭达曾经演过一个小品叫《换大米》,他就是那个时代农民的典型代表,换的大米自夸很干净,其实抓一把,就得往外吹吹砂粒,非常不干净。 明明可以让大米更干净的,可为什么会有小石粒呢?原因很简单,五毛一斤的大米掺一两小石粒,就能多赚五分钱;十斤大米掺一斤小石粒,就能多赚五毛钱;一百斤大米掺了十斤小石粒,就能多赚五块钱。 八十年代,五块钱能买什么?那时候在小县城,油条一毛一根,一碗麦子粥两毛,加了rou骨头也不过五毛钱。省吃俭用一点,一个人一顿饭只要五毛钱,五块钱就是十顿饭。 当年的贫穷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哪怕是正经的八零后,小时候吃不起鸡蛋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是九十年代的那批孩子,也有不少尝过穷的滋味。 真正从小就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的孩子,基本上是零零后。 左小右想尽力帮助山里的村民,但不希望村民受到他的帮助,还坑他。为什么有很多做好事的人,最后却心灰意冷的不做了?其实有很多都是受帮助的群体自己作死,以为别人帮他们是理所当然,就横挑鼻子竖挑眼,还真以为别人欠了他的。 等到帮他们的人真的离开了,他们就一个个都懵逼了。 好在,山里的村民还是很厚道的,也懂得感恩,每家每户都把粮食弄得很干净。左小右对他们好,他们也会真心回报。 今年元旦,左小右按照人头,每人分到了五斤真空装的速冻水饺。现在是冬天,哪怕凉山地处盆地,气温也在十度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