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去不去看 (第2/6页)
村民来说,万安桥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的见证。 从出生到垂暮,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万安桥原本就是极漂亮且兼容并蓄的一座木拱廊桥。 桥屋38开间、用柱156根,总长度98.2米。 这座桥采用不等跨设计。 最长的拱跨15.2米,最短的10.6米。 桥墩是舟形的。 重檐桥亭、青瓦双坡顶。 穿斗式木构梁架飞檐走梭。 4.7米宽的桥面两侧,是一气呵成的长凳,俗称“美人靠”。 春夏秋冬,无论哪个季节从桥上经过,都会看到很多人在桥上。 老人在上面聊天,小孩子在上面玩耍。 夏日的夜晚,桥上凉风习习,最是让人不忍离去。 走上这座桥,就像走进了一段历史。 长桥村的人到了这里,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 宣适跟着聂广义来到长桥村,首先见到的,是很多人坐在溪边,默默流泪的场景。 “怎么这么多人坐在这儿哭?你爷爷奶奶在村里,这么有影响力的吗?”宣适对此很是有些不解。 因为一个老人的离去,嚎啕大哭,不见得是真的伤心,但默默流泪肯定是。 一个人,需要德高望重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整个村的人,在他即将离去的时候,无声哭泣。 “你想多了,他们是在哭这座桥,而不是哭我爷爷奶奶,或者别的什么人。”聂广义答疑解惑。 “哭这座桥?”宣适更不能理解了。 “你刚刚一直在开车,万安桥失火的视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