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2/4页)
官府补贴的廪饩(读xi,第四声)银就有四两,每月米六斗(约七十五斤),算上免去的徭役赋税和他当账房先生的饷银,在寻常人家看来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说到收入,他们家就是典型的农民家庭,全民种地,家里一共有三十亩地,算中农阶级,这么想想总比还要向地主交租金的好。 但由于村里没有水利设施,几家共用一头牛,到了农耕繁忙的时节还是有些吃力。他娘小李氏和他二婶何氏轮流用家里一台织布机织些布匹卖到镇上的布庄,加上卖的粮食作物,算下来一年仅有三十两不到的收入。 全国不同地方的税率都不一样,昭武帝即位以后,他们县里官府只收一成的农业税,相比其他地方都算是少的,同时那些零零散散专供贪官的过节费、撒花费都免除了,农民的压力减少了许多,就算这样,加上人口税,也要扣去约五两的税钱。 总之,他们家就一直处在吃饱不愁,要富别想的状态。 但方长庚只知道,他不想种地!思前想后,似乎也只有考科举一条路了…… “弟,我回来了!”门口传来兴冲冲的幼童声音。 方长庚收回天马行空的思绪,从椅子上起来,朝他的哥哥方启明咧开了嘴。 没错,袁大夫给他取名那天,当时还叫方蛋子的方启明沾了光,他们兄弟俩凭借名字上的压倒性优势成功收获了全村小伙伴艳羡的眼神,这让方长庚也终于有了一点安慰,不得不为自己当时机灵的举动庆幸。 “哥,你不是在二爷爷家吗?怎么又回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